【汕头招聘网】员工的执行力差,根源在管理

发布时间:2016-12-16

执行力在职场上是与团队合作能力同样被看重的一项能力,但在现实工作中,老板们还是会因为员工们执行力差而发飙。于是,各个企业给员工们做了多次“提高执行力”的洗脑,市场上做执行力培训的比比皆是。但是,执行力差的问题从未解决。员工们还是一样的散漫成性,领导们还是一样的心急如焚。

员工的执行力为什么不强?有两个原因。原因之一在于对执行力的定义不清晰。如果弄不清楚执行力的定义是什么,提高执行力就无法完成。原因之二,恐怕是管理者的心理,在于管理者的控制欲。他们崇拜“没有任何借口”式的军事化执行力。他们希望自己能呼风唤雨,一呼百应,令行禁止。这种军事化管理思维需要彻底改变,因为它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或知识型企业的发展需要。知识型员工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,而他们的想法未必与上级一致。如何让知识型员工改变自己的想法,按照上级意图完成任务则是领导者的领导力问题。

要想真正提高执行力,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执行力,定义什么是执行力先要定义什么是执行。

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次执行的过程,既然是一个过程就必须有两次创造。第一次创造是在思维或想象力层面完成的,第二次创造是在操作层面完成的,例如建造一栋楼房,盖楼首先要有图纸,图纸的设计是在思维和想象力层面完成的。设计人员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力,将结果落实在图纸上,楼的外观,楼的结构等。此乃第一次创造。

图纸设计完成并非大楼盖好,还要由施工队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,此乃第二次创造。通常企业理解的执行力是指第二次创造。大多数企业理解的执行力是“按质按量地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”。

然而,两次的创造是由不同的群体独立完成的。设计人员不施工,施工人员不设计,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具和语言。其间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非常重要,就是沟通。如果沟通不畅,不能够完全理解任务的目的与要求,执行过程一定会出问题,表现就是“执行不利”。沟通需要清晰的表达,而且要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。

经营管理好一家企业,做好一件事情也是一个执行的过程,也必须遵循二次创造的原则。决策层制定战略,操作完成实施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良好的沟通。

企业一般可以分成三个层面:决策层,协调层和操作层。三个层面的沟通必须在同一个水平。决策层的想法是通过协调层传递给操作层的。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难免损失很多信息。上级的要求到了操作层人面前可能已经打了折扣,通讯行业称之为“信号衰减”。下级接受信息时,是否能够完全理解,又使得信息损失一部分。如此下来,操作层面的员工只能用一半的信息来完成任务。难怪做出来的结果令决策层不满意。但是因为决策层不知道问题真正的根源在哪里,于是乎只有抱怨。

要想提高企业的执行力,必须提高企业不同层面的沟通效率。提高沟通效率的方法不仅仅在沟通技巧,更重要的是明确各自的任务,明确共同的目标,改善决策的流程。

企业管理者的控制欲源于对企业管理的原始定义:计划、组织、协调、控制。很多企业家与管理者视控制为管理第一要义,他们尤其怕失控。最佳的控制方法就是要求员工“没有任何借口”地执行上级的命令。如果不如此就是执行力不强。但是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:知识型的工作需要创新,需要充分的自由度,绝对的执行是做不到的。因此,管理者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。

总而言之,企业执行力不是某一个层面的能力,更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责任,而是决策,协调,操作三个层面的综合能力。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需要给员工更多的自主创新机会,而非简单地按照上级的意图完成任务。管理者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,制定好企业的愿景与目标。至于如何实现目标,要允许员工下属自主创新,而不是要求他们按照某一个方法完成任务。

提高执行力的培训,要从“管理是什么”做起。

 

本文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,与汕头招聘网无关 未经 汕头招聘网 达工宝 同意,不得转载;